2019年,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牢牢抓住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重在建设、利民惠民,着力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 成立70周年,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浓墨重彩的伊川篇章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学习推广使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进一步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见成效。抓实各级理论中心组学习,抓好党的创新理论“七进”。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抓好“学习强国”平台推广应用,广泛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送党课进基层”活动,积极开展大众化、分众化的宣传普及活动。大力宣传广大人民在学习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举措成效和生动实践。落实和完善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长效机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的宣传学习入脑、入耳、入心,落地生根。
深入贯彻《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在完善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年底前,完成15个乡镇(街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每个乡镇(街道)至少3个试点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建设任务。盘活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精心策划一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宣传阵地作用,切实打通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二、大力营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浓厚氛围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要围绕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确定的重要会议、重大庆典、重大活动等安排部署,组织开展“壮丽70年 阔步新时代”等重大主题宣传,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的生动实践、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示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新发展、新成就。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开展摄影作品展、美术作品展、音乐作品展、书法作品展、舞蹈作品展等系列文艺活动。创作推出一批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优秀文艺作品。
围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等,加强党史、国史、军史、民族团结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走访慰问老战士、老同志、老支前模范、烈士遗属等。贯彻新颁布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使用,引导人们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三、持之以恒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深化“践行价值观 文明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聚焦市民素质提升,持续开展“六文明”活动,深入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大力推进思想道德素质、诚信守法、文明风尚“三大提升行动”,着力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和各行各业章程规范,推动移风易俗,积极倡导文明进步、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和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加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和网络文明传播,开展传播网络正能量主题活动,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加大刊播覆盖力度,加快主题公园、广场、街区和校园建设,实现宣传阵地建设和公益宣传效果双提升。
四、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打造“伊川好人”品牌
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培育“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诚信之星”、“身边好人”、“伊川好媳妇”、“最美伊川人”、“优秀志愿者”等各类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先进人物学习宣传,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在身边”巡讲巡演巡展活动,着力打造“伊川好人”品牌。建立健全礼遇好人、礼敬模范的制度办法,完善帮扶礼遇机制,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积极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建立完善诚信建设“红黑榜”发布制度,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扎实开展失信突出问题集中治理;深入开展诚信创建活动,举办诚信故事会,培育、推介一批诚信典型,着力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会环境。加强征信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网络。
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认真抓好《河南省志愿服务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强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点建设管理,管好用好县志愿服务中心和志愿服务站点,完成15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至少3个村(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任务。组织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等专业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乡村行”活动。对基层志愿者进行培训,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供高素质的志愿服务队伍。坚持群众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开展一批志愿服务项目,推出一批受欢迎、效果好、影响大、有伊川特色的品牌项目。拓展“互联网+”大数据信息云平台功能作用,推动成立伊川县志愿服务联合会。
五、融合百城建设提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
继续融合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着力抓实事、提品质、惠民生,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深化。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继续抓好交通秩序治“堵”、市容卫生治“脏”、生态环境治“污”、城乡建设治“违”、公共服务治“差”等“五项治理”。大力办好民生实事,抓好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改造提升,切实解决市民出行难、停车难、入厕难、就医难、上学难等实际问题。完善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构建包括便民市场、运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机构在内的15分钟生活圈。加强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认真做好文明城市创建指导工作,提升创建整体水平。
六、建设美丽乡村,深化文明村镇创建
围绕“十三五”末全省50%以上的行政村和80%以上的乡镇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的目标,加大对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督导检查,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认真做好文明村镇评选表彰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乡风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和新乡贤群体示范作用,发挥“一约四会”作用,继续深入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系列活动。将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反对封建迷信、反对不敬不孝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抵制不良陋习,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农村群众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积极推进“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切实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加强扶贫扶志宣传教育,弘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自力更生”等价值理念,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精神力量。
七、提升服务质量,深化文明单位创建
以提升优质服务、塑造良好形象为重点,深入开展“文明服务我出彩、群众满意在窗口”活动,推动服务行业开展具有职业特点的创建活动,弘扬职业道德、涵养职业操守、完善职业规范。组织开展文明服务优秀案例征集展示活动,积极推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修订完善《伊川县文明单位评选管理办法》,发挥好动态管理系统作用。组织文明单位创建培训交流。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新一届文明单位评选,强化日常监督、年度复查,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上下功夫求实效。加强文明单位创建培训交流,做好省、市、县级文明单位评选推荐工作。
八、倡树良好家风,深化文明家庭创建
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家好家风”为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优良家风传承活动。突出家国情怀,弘扬家庭美德,积极推动家风家教示范基地、家风家训馆建设,开展家风家教宣传展示。继续做好文明家庭宣传报道,做好第二届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文明家庭评选推荐工作。发挥我县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红色革命家庭的示范作用,常态化宣传报道先进家庭事迹,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九、培育时代新人,深化文明校园创建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育新人”的时代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活动内涵,丰富活动内容,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组织开展“争做出彩河南好少年”学习教育活动,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引导确立正确积极的奋斗目标、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加强对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成果交流展演活动,做好乡村学校少年宫与志愿服务项目的对接,做好少年宫师资培训,强化乡村学校少年宫建管用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文明校园创建品牌特色,举办文明校园风采展示,大力宣传各级文明校园典型,推荐命名一批省市县级文明校园。
十、提高供给质量,实施文化惠民
加大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进“书香伊川”建设。深入谋划,精心组织,不断探索适合城镇、乡村居民文化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广泛开展“中原文化大舞台”“非遗进社区”“戏曲进校园”“文化进万家”等活动,鼓励文化单位、文艺工作者、文艺志愿者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展文化帮扶。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深入城乡基层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开展“讴歌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群众”主题文艺创作实践活动。推进“百姓文化云”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对历史文化名胜、文物古迹的保护。
做好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保持本色、做出起色、创出特色”的总要求,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以高质量的文明创建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取得让全县人民更加满意的新成绩。
下一篇: 关于进一步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意见
上一篇: 使命呼唤担当 文明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