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jpg
  • 2015551419359691.jpg
  • 2015551418294331.jpg
新闻列表
首页 文明创建 河南精神文明建设简报2018年第18期
河南精神文明建设简报2018年第18期
时间: 2018-07-23 16:05 来源:本站原创

  【公益广告】

  ● 河南省坚持“两个提升”深化公益广告宣传

  【文明城市创建】

  ●三门峡市注重“五个着力”全面提升文明创建水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濮阳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打造人文社区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孟州市奏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部曲”

  【文明时讯】

  ●省卫计委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

  ●河南省财经学校举行“党员志愿者 社区服务行”主题活动

  【公益广告】

  河南省坚持“两个提升” 深化公益广告宣传

  河南省把公益广告宣传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坚持抓好公益广告传播质量提升、作品创作质量提升,传播文明,引领风尚。

  坚持“三个借力”提升公益广告传播质量。一是借创建之力,高标准安排部署工作。将公益广告宣传刊播具体要求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测评体系,指导各地各单位保质保量做好公益广告宣传刊播,增强融合力、渗透度,提升公益广告的品味。组织开展公益广告主题公园(广场)、街道示范点建设,鼓励全省各地选择人群密集、视野开阔的公共场所,建设与城市环境相协调、与城市文化相融合,具有较高艺术美感的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街道,于2015年开始在全省推进公益广告主题公园(广场)、街道示范点建设工程,截止目前,已推出两批次共200个公益广告主题公园广场街道示范点,每个示范点给予2万元建设资金补助。二是借法规之力,严格督导督查。与省工商局、省网信办、省通信管理局、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做好我省公益广告工作的通知》,强化新闻媒体责任,明确相关责任单位任务。省文明办与省工商局联合,每年对各有关部门制作刊发公益广告情况进行考核,对没有完成目标任务的责任单位予以相应处罚。三是借网络之力,创新方式方法。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组织开展“寻找我身边的公益广告”活动,通过新浪网、大河网、映象网等网络媒体和新浪河南、文明河南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邀请广大网友对优秀公益广告作品进行互动交流,网络参与量达3216万人次,吸引更多群众关注参与公益广告宣传。建设省级公益广告作品展示平台,平台分为网络平台和手机平台两种模式,省内征集和委托设计的优秀作品纳入平台进行展示,供媒体无偿使用。

  坚持“三个着力”提升公益广告作品创作质量。一是着力加强省级公益广告创作基地建设。依托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舞阳农民画院等6家单位建设河南省公益广告创作基地,印发《河南省公益广告创作基地建设方案》,明确创作基地运行管理、创作队伍建设、绩效考核、作品发布展示等方面的制度机制,为全省公益广告创作交流搭建了平台,巩固了公益广告创作人才的培养储备,夯实了推出公益广告精品力作的坚实基础。二是着力探索新的公益广告创作模式。坚持面向社会征集与定向征集相结合,不断探索总结出适合我省实际的公益广告创作模式,即在定向征集方面,省文明办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宣传主题,创作单位根据宣传主题制作具体创作方案,组织创作基地专业人员和省内专家对创作方案进行集中讨论修改,方案修订后再进行制作加工。策划制作的“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平面影视作品在全省全媒体刊播;在面向社会征集方面,坚持每年组织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活动,五届征集活动共收集来自全国各地参赛作品5万多件,评选出平面类、广播类、影视类、网络类等优秀作品365件。三是着力加强公益广告创作交流研究。结合公益广告作品创作活动,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河南省优秀公益广告作品研讨会、分享会、品鉴会,邀请省内专家围绕公益广告创作授课,请优秀创作者、高校艺术系学生及群众代表分享创作经验心得,同时进行网上直播互动,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推送。创办《舞阳农民画园地》报纸,开设“公益广告”“理论与研究”等专版,展示公益广告作品,交流公益广告创作经验。

  【文明城市创建】

  三门峡市注重“五个着力” 全面提升文明创建水平

  三门峡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务实上着力、在重点上突破、在改进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各项工作深入推进,有效推动创建工作进一步巩固深化。

  着力健全创建工作机制。结合全市创建实际,召开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大会,成立以市长、书记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四大班子合力抓、有关部门具体抓的分工负责制,健全目标考核奖惩机制和督导检查机制。制定创建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分解台账,将文明城市创建指标层层分解、层层量化,把创建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单位年度责任目标管理体系,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重点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社区、主题示范公园,在大张广场、六峰广场、万达广场、商务中心区等城市重点部位设置核心价值观、仰韶文化、老子文化等公益广告宣传牌,利用LED、户外版面、建筑围挡、阅报栏宣传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各单位门户网站在首页显著位置每天不间断滚动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借助开展孝老爱亲家庭、十大孝星、美德少年等选树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广泛认知,并迅速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着力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志愿者注册、招募、培训和表彰激励机制,确保志愿服务开展专业化、制度化。开展志愿服务专题培训,提升志愿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强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实施志愿服务品牌战略,成立医疗志愿服务队、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教师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村、社区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成立“三门峡爱心之家”,坚持开展关爱老人、义务献血、助残助困等志愿服务活动。搭建“邻里互动、社区联动”平台,开展邻里互帮互助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结对帮扶,为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提供家政维修、生活救助、慈善捐赠等服务。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达31万余人。

  着力建立健全诚信建设制度。搭建三门峡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收集整合区域内公民、社会法人信用信息,完善征信基础数据库。制订下发《三门峡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三门峡市社会法人“诚信银行”及居民个人“行为银行”实施办法及评价细则(试行)》等40个信用制度。深入开展文明经营活动,引导广大市场主体践行价值观,牢固树立“文明经营、诚信兴商”的道德理念。定期发布“诚信建设红黑榜”,建立健全诚信建设红黑榜发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根据行业特点以及有关政策法规,制定涉及社会保障、产品质量、金融信贷等多个领域的上榜和发布标准,定期收集信息,公正评定,在新闻媒体及网站及时发布诚信建设红黑榜名单,树立一批文明经营的先进典型,曝光反面典型。

  着力深化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充分利用历史文化丰厚资源,努力打造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区。在三门峡日报开设《德耀崤函》专栏,每期刊登道德模范事迹,推动道德典型先进事迹广泛宣传。高度重视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帮扶工作,推动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建立结对帮扶长效机制,定期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的身边好人。出台《三门峡市道德模范管理办法》,加大好人群体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力度,定期向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发放生活补助金。组织身边的道德模范和优秀志愿者走进道德讲堂,宣讲身边的好人好事,在全社会形成“学模范、当模范”的热潮,推动全社会道德水平进一步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濮阳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打造人文社区

  濮阳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着力强化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机制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区落地生根。

  坚持教育引导。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列入社区(农村)培训内容,依托全国首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学院——西辛庄党支部书记学院,组织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班30期,累计培训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主任)2200余人次。二是开展巡回宣讲。市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分包社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全市累计组织“核心价值观”微党课、家风家训建设巡讲活动500余场次,覆盖社区群众1.2万余人次。三是抓好立体宣传。通过社区QQ群、社区微信平台,推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持续深化宣传教育。在居民小区宣传栏、景观文化墙、建筑围挡等,制作“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墙、宣传版面3.5万平方米,设置社区“善行义举榜”3100块,户外电子屏、社区灯箱等日均刊播核心价值观广告4200余条次,让居民潜移默化地受教育。

  强化文化熏陶。一是推进全面阅读活动。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作用,设立市图书馆社区分馆20个,藏书3.5万册,实现纸质资源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组织各类公益性“国学经典讲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讲座”,着力打造市级书香社区。二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军节”“八一建党节”期间,组织广大市民参与全市“践行价值观·唱响敬业歌”“砥砺奋进铸辉煌”群众歌咏赛,社区参与人员8000人次。打造“天天乐·龙都百姓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编排《我们的价值观》广场舞,开展“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千场文艺进社区活动。三是举办传统年俗活动。叫响“暖暖新年”等活动品牌,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组织民俗展、泥塑展,丰富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南江社区在元宵节期间举办“百家宴”活动,促进了邻里和谐。

  注重实践养成。一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深化“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修订完善《市民(居民)文明公约》,向社区居民编印发放《市民文明“十八条”》《市民礼仪手册》等资料,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形成“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文明市民”的良好局面。二是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组织单位党组织、党员志愿者到社区报到,服务社区建设、服务居民群众。广大党员干部进社区、亮身份、践承诺,成为社区政策宣传员、文体协管员、社情联络员、纠纷调解员。三是开展“邻里守望”活动。充分激发社区内生动力,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开展结对服务,推进志愿服务品牌化。省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瑞景社区围绕助老、助学、助残等内容,确立健康义诊、看护聊天、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项目,用“邻里守望”铸成社区“爱心网”。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孟州市奏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部曲”

  孟州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为主题,以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为重点,以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倡树文明乡风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开展。

  “一对一”帮扶整治,发挥以城带乡作用。引导市直各单位特别是各级文明单位开展结对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物资帮扶的基础上,突出文化育人,积极开展文化下乡、骨干培训和文明礼仪知识进家庭宣传活动,建立城乡共建长效机制,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持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提供家政维修、生活救助、情感陪护、慈善捐赠、维护无保障设施等服务。

  “两保障”助力创建,提升群众精神面貌。一是助力队伍保障。加强人员配备,鼓励离退休干部、教师、知识青年、文艺积极分子充实到创建工作中,组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工作队伍,适时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创建队伍的能力和素质。二是助力阵地保障。将阵地建设纳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用好用活三种阵地,即充分利用乡镇基层党校、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等思想教育阵地;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农技服务站、科普协会(学会)、宣传专栏、板报等农业科技宣传阵地,全方位、立体式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行宣传引导,提升群众精神面貌。

  “三贴近”创建活动,调动群众参与热情。一是贴近实际,树立文明新风。按照“部门联动,重在建设,广泛参与”的思路,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选树“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二是贴近生活,坚持活动引领。组织文艺工作者编排反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良家风、和谐农村等方面的文艺节目,利用理论宣讲直通车,深入乡村巡讲巡演。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让群众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道德新风、普及礼仪卫生知识。三是贴近群众,加强典型培育。积极培育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化“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身边的榜样”等宣传工作,选树优秀模范,弘扬社会正能量。

  【文明时讯】

  ◎省卫计委开展“文明礼仪我先行 健康中原新风采”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开展绿色环保、文明礼仪宣传。以“提升气候变化意识,强化低碳行动力度”为主题,组织开展绿色环保、文明礼仪宣传月活动。采取横幅、电子屏、图片展等形式向干部职工发出低碳节能倡议,倡导“从我做起,争当保护环境先锋”绿色环保理念,号召绿色办公、绿色消费、绿色生活。二是举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内容涵盖党的十九大精神、精神文明建设基本知识、卫生计生行业精神规范等知识,引导干部职工遵守礼仪规范、促进文明行为、维护文明环境。三是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先行者”倡议。发出“告别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先行者”倡议,杜绝各类不文明行为,以文明素养提升促进文明城市的品质提升。

  ◎河南省财经学校举行“党员志愿者 社区服务行”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就近到所属社区开展义务劳动、食品安全、健康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带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进一步推动社区文明创建。